我叫李兴科,是上司镇拉旺村一名普通农户。在成为一百多亩青刀豆主人之前,我曾种过大米、包谷,也尝试过养猪、养羊,但养殖周期长,花费精力多,加上没有成熟的养殖技术,我的产业梦屡屡破灭。
最初村里动员种植青刀豆,大家心里都没底气,但经过培训,我对种植青刀豆产生了兴趣,有了大规模种植的想法。
“村里引导大家种植青刀豆,凡是参加种植的只用先支付一半的种子费用,另一半丰收后才支付,还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这不仅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惠,更是给我们这些想发展产业的老农壮起了胆。”
今年2月,在村“两委”班子及尖刀排的引导帮助下,我从一名普通的养殖农户变身成为村里的种植带头人,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流转到亩土地,先后投资近16万元,以大规模种植法国青刀豆。据预算,按照两季种植的采收来看,青刀豆的年产量预计在51万斤,产值可达76.5万元。
看到农田里泥土飘香,绿意满地,一株株青翠油绿的青刀豆苗探出了头,长势喜人,丰收指日可待,我心里乐开了花。与我同村的王国华是跟着我种植青刀豆的一名贫困户,正因看到我一口气包揽了亩地种植青刀豆,他也鼓起干劲,决定先用自己的4亩田地参加种植。
“自从决定种植青刀豆后,村领导班子除了在种植技术上给予支持,帮助种植户申报蔬菜项目补助外,村合作社还帮忙签好订单销售,这么好的发展条件肯定鼓动人心。”王国华说。
种植基地有了,订单不愁了,可种植、管护、采收需要大量人手,我索性“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把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都招集到基地务工,每天支付80元工资,现已带动了多名本村群众就业。
现在每天来地里维护管理的工人都是优先选用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有些年龄大的动作比较慢,但我也照样聘用。现在不仅带动了50余名贫困户就业,还带动了拉旺村5户农户参与青刀豆种植。
下步,村里还将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模式,按照“一长两短”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接茬种植,在种植两季青刀豆的基础上接茬种植土豆。今后,我将继续带动、宣传动员更多本村群众参与种植,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真正实现贫困户就近务工、家门口创业增收的目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莫宇整理编辑朱登芳编审尹长东李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odoua.com/ddxw/2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