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刀豆 > 刀豆产地 > 正文 > 正文

这款望城非遗六品美食上央视了澎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6/10 8:29:48
<

咱们望城的坛子菜

又双叒叕被“翻牌子”啦

这次,是央视!

日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农业农村频道(CCTV—17)

《谁知盘中餐》栏目摄制组

深入咱们望城区铜官街道

把“望城非遗六品”之一的

窖藏坛子菜推荐给全国人民

央视主持人对此赞不绝口

食在望城,实在美味!

能让央视千里迢迢赶来

“霸屏安利”

这款美食,为何那么火?

赶快一起来看看~

走进坐落于湘江东畔的铜官古镇

穿过古街巷道闻香寻去

为的就是这一道

盛在老坛子里的美食

在湖南陶蔬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坛子菜技艺传承人李旭

是这里的“当家人”

聊到坛子菜的制作奥秘

她说还得从铜官“三大元老”说起

▼▼▼

老陶坛是望城铜官的主打产品

老坛的普遍催生了

当地坛子菜的制作工艺

“陶蔬之恋”的故事

也就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此谱写

陶蔬恋坛子菜为了保持风味儿

从镇上大量收集市场上早已买不到的

铜官发酵老坛

据小编打探

这里的老坛可都是

50年以上的“高龄”呢

▲腌菜装坛

像这样上了年纪的老坛

和现代玻璃坛相比

既保证了透气又不易渗透水分

将裹好盐粒的蔬菜装进去

高盐封存的同时

蔬菜也能

自由"呼~吸~"

▲各式各样的老坛

在陶蔬恋的制作基地

陈年老坛的“最佳CP”

当属这老地窖

这是一个由陶泥仓库

改造而成的地窖

夏日高温难耐

这里却凉爽舒适

而陶坛坛身像是出了汗一般

“冒”出了许多小水珠

“当家人”李旭告诉小编

地窖配备自动供水系统

能够定时精准的为地窖补水

这里温度常年稳定在18℃-22℃

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益生菌发酵

从而形成腌菜的独特口感

Nice!

陶蔬恋坛子菜技艺师承祖辈

三代传承超百年历史

李旭的祖父李东喜

是原铜官酱厂厂长及手艺大师

他将地方蔬菜和铜官窑坛子有机结

通过低温窖藏、自然发酵等

成功总结出一套坛子菜制作的工艺秘方

“老技艺、老陶坛、老地窖是陶蔬恋铜官窑坛子菜缺一不可的要素。我们制作有18道秘制工艺。每一道工艺缺一不可,只有这样做出来的坛子菜,才味正香醇。“除了酱辣椒,李旭还为我们介绍了腌藠头、老坛刀豆、萝卜条......等具有独特的芳香与风味的老坛菜。

有“三大元老”的加持

老坛子菜大火起锅

就化身为“下饭神器”

当酸辣爽口的酱辣椒

遇上酥脆喷香的油渣子

怎一个“哇”字了得~

“少一分食品隐患,多一份生活平安。”陶蔬恋坛子菜作为“望城非遗六品”品牌之一,已经通过了长沙市食品小作坊提质改造示范验收。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陶蔬恋定期举行安全生产培训、严格规范生产流程、及时整改检查问题、保证产品优质优良,陆续实现“生产环境干净、生产过程合规、文化宣传上墙、人员意识到位”的要求,并取得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

据了解,在坚持历史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陶蔬恋坛子菜结合其制作工艺“变厂为坊”。将原有多米长恒温恒湿的地窖与加工制作区有效连接起来,并按食品生产要求调整布局和设置,重新设计产品包装,推出了可以用来快递的袋装“窖藏坛子菜,让这“乡愁”的味蕾记忆走遍五湖四海,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识“食物”者为俊杰

望城铜官的陶蔬恋坛子菜

不仅完成了“精优特”的完美蜕变

还守护着人们的“舌尖安全”

这其中蕴含着的

不仅是热闹的烟火气

更是一份乡愁乡情

快来铜官,品鉴这一份

连央视都为它打call的美食吧~

疫情防控,继续坚持!

原标题:《这款“望城非遗六品”美食上央视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odoua.com/ddcd/20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刀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