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茶人小谈
我家的院子前面,有几株橘子树,前些年,奶奶种了几株的刀豆,结果整个的藤蔓,都把橘子树给包裹了起来,橘子虽然没有结多少,但是刀豆却是异常的多,以至于,餐桌上三天两头,就是煮到豆、炒刀豆等,那个时候,我吃了人生中,最多的刀豆,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豆子,产量是真的高,而且豆荚的肉也极其的厚实,充饥还真是不二之选。
据奶奶讲,她小时候家里就有种这种菜,而且那时候,这个菜是非常流行的,在大部分的南方地区,都有它的存在,曾经还救活过无数的人。风靡一时的“救荒刀豆”,为啥如今没人吃了?4个原因,太现实。
每次一提到这个刀豆,老人家就有很多的故事。这种豆子在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太一样,不过在吃法上却有很多的类似的地方,腌制还有晒干炖着吃,是两种比较常见的做法,当然在以前,如果没有菜吃的时候,也会拿新鲜的炒着吃,尽管这种做法不太常见。
以前人们吃刀豆比较多,为啥如今没人吃了?4个原因,太现实
第一:种的人少了,吃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刀豆是一种产量非常惊人的植物,它对环境的要求不高,而且耐干旱,另外它的生长期也短,在遇到荒年的时候,其它作物歉收或者颗粒无收,但是刀豆却能迎来丰收,正因为如此,它才有“救荒刀豆”的美誉。
如今很少会遇到灾荒年,尤其是一点粮食都没有的情况,为此人们种的也就比较少了,它生长迅速,会吸收其它作物的营养,另外年轻一辈认识的人也少,种的少,吃的人也就少了。
第二:刀豆还有毒性,处理不当容易中毒
刀豆虽然产量高,也可以吃,但是它本身是存在一定毒性的,甚至它的毒素要远高于其它的豆子,这也是为啥很多人不愿意去吃新鲜的刀豆,就是怕出现中毒,如果是要吃的话,那就必须要煮熟,然后对其进行漂洗,这样才能进行烹饪。
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压根就不想麻烦,尤其是各种预制菜的兴起,导致很多人都不想去麻烦,容易中毒,还麻烦,那么吃的人肯定就少。
第三:烹饪复杂,吃了容易出现过敏的情况
传统的豆子在烹饪的时候,比较的简单,但是刀豆却完全不一样,它的烹饪是比较复杂的,而且不能直接洗了就烹饪,必须要经过漂洗等多道工序才行,而且尽管这样漂洗了,但是仍然还是容易出现过敏的情况。
尤其是本身容易出现过敏的人,这样的豆子更是要少吃,甚至不能去吃,以免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危害,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第四:刀豆处理比较难,会吃的人少
刀豆采摘回来之后,需要先放入锅中去煮,煮好之后,还要趁热把它的外皮给撕掉,撕掉外皮之后,因为它的肉比较厚,还需要对其进行切小,而且这个不太容易入味,炒的时候,也非常的吸油。
也正是因为这些弊端,所以会吃的人是越来越少,只有老一辈才知道,而且现在很多都是吃的植物油,炒出来压根就不好吃年。
刀豆虽然是救荒粮,但是因为烹饪复杂,而且口感也不是特别好,再加上本身存在毒性,所以即使产量大,但是喜欢吃的人依旧比较少,这也就慢慢导致,没有人去种,更没有人去吃了。#优质作者榜#—Theend—
原创/茶人小谈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新的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