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居住的好处之一,就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下海游泳。退休以后,我基本上每年的冬天象候鸟一样,从北方南飞到此,得享此等乐趣。到海边沙滩上走得多了,我渐渐对一种小植物产生了兴趣。你说怪不怪,漫漫沙滩之上,唯有它不惧风吹日晒,用不着播种,也用不着施肥、浇水等人工管理,居然完全凭自己的力量顽强生长,由小到大,从一棵棵、一簇簇到一串串、一片片,成为沙滩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为了弄个明白,我连忙拿出手机,打开“形色(赏花识花APP)”识别,得知小植物名叫“海刀豆”,别名水流豆。它产自我国东南部至南部,蔓生于海边沙滩上,热带海岸地区广布。喜生于海边沙质土壤上、村庄旁、河岸树丛中,平地也常见。蹲下身仔细观看发现,茎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宽椭圆形,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网脉明显。花朵是蝶形的,和蝶形花科其它植物的花瓣没有太多区别,每朵花都像一只蝴蝶在轻盈的飞舞;颜色呈粉红或紫红色,鲜嫩美丽,状如刀豆,惹人喜爱。枝蔓短的几十厘米,长的几米、个别的数十米。往往以一棵或数棵为中心,向四周蔓延开来,在皑皑沙滩上形成一片片不规则的绿秧。大概是由于其防风固沙的作用,凡是有海刀豆的地方,沙滩往往会略高一些。
海刀豆能够经受风吹日晒而常绿不衰,其奥秘在哪里?经过多次察看分析,我发现至少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它的须根扎得比较深。我选了两棵海刀豆,用手顺其根部挖下去,短的有20-30厘米,长的有40厘米以上。这一方面可保证其不易被海风刮跑,另一方面可吸收到深层水分并利于保持。二是叶子稍厚并随阳光强弱变化而开闭。叶子厚一点则利于水分的储存,减少因天热带来的蒸发。阳光强烈时叶片呈微闭合状态,待阳光微弱及至傍晚时则叶片全部舒展开来。这样一来,为水分的保持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小小的海刀豆竟如此这般“聪明”,有这么大的本事、这么多的优势。我突发奇想,如果海刀豆用于沙漠治理,说不定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呢。
随着对海刀豆的了解越来越多,我还真有点儿喜欢这种其貌不扬的小植物了。其自强自立、勇于抗争的品格和顽强生命力更令我心生几分羡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