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刀豆 > 刀豆论述 > 正文 > 正文

良种良法良机刘桥的丰收秘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8/16 11:29:31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39.net/pf/a_n6r15pr.html
中国江苏网6月1日南通讯“收获太大了。原来稻种高效药剂处理才是有效防治水稻病害的关键措施。”通州区刘桥镇泽明家庭农场主吴泽华在听完专家的讲解后豁然开朗。在水稻育秧前,为了更好地帮助种植户选准药剂,确保一播全苗壮苗。5月底,刘桥镇邀请了农业专家为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现场开展水稻病虫草害防控实用技术咨询和服务指导。“三夏”之际,田野一派繁忙景象。通州区农业大镇刘桥镇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以良机、良技、良种为组合杠杆,撬动智慧农业,今年全镇夏收粮食吨,同比增幅达7.09%。良种一粒重千钧5月29日,在刘桥镇蒋一粮食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大片农田里,收割机在麦浪中来回忙碌。“根据实收测定产量,今年小麦平均亩产在公斤左右,比去年高出不少。”蒋一村党总支书记帅斌说。蒋一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以村集体为主的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亩,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我们合作社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周边种植户的良种示范引领作用。”帅斌介绍,合作社建有示范田30亩,每年都会花一个多月时间,筛选适合本地气候和口感高产兼顾的良种进行试种。先后种过“南粳”“月光”“扬香玉1号”等品种的水稻,像“南粳”就是蒋一村通过对比十多种稻米后,确定下来的,并凭着这一品种,连续三年获得“通州好大米”称号。在南通地区从事良种推广的双盛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彬介绍,“南粳”大米口感粘糯,就算冷后再吃也不影响口感。合作社示范田就在19组的种粮大户宋锦华家后面,去年,他看到示范田种的“扬香玉1号”不错,今年也试种了亩。“这种水稻不仅好管理、扬花时抗倒伏能力强,很适合我们这边的气候,而且颗粒饱满,去年示范田的产量,每亩都不低于公斤。”种子是农业发展的“芯片”。是粮食增产、农户增收的前提,近年来,刘桥镇农业部门大力推广良种,刘桥镇亩玉米种植的品种基本都是省农科院推荐的京甜紫花糯2号,这一品种的玉米不仅产量高,甜鲜度、软糯度也都高于普通玉米,所以售价每公斤比普通玉米贵0.8元,每年可为农户增收60万元。截至目前,刘桥镇良种覆盖率已经达到98.5%。良法一方提高效6月初,保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二批亩的玉米开始播种。工作人员按照每个坑穴放一粒种子,坑穴间距18公分的标准执行。当地农民以往习惯采用单穴双株方式种玉米,自从采用专家建议,以单穴单株方式进行播种后,玉米鲜穗的商品性从以往的不到70%提高到80%以上,增加了农户收益。不仅如此,合作社理事长徐标介绍,玉米在播种之前,合作社会将上一茬收获后的西兰花叶子和根打碎埋在土里进行发酵,增加土壤的肥力。“土壤肥力强,长出的玉米口感更好,也确保了每根玉米颗粒饱满,合适的间距又让玉米个头更适合市场需求。”保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种植面积超亩,他们与当地的食品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后,收获的产品也是第一时间送到公司进行加工。为了配合企业的生产需求,保绿蔬菜种植合作社经过多年摸索,制定了“青刀豆-鲜食玉米-西蓝花”“小香葱—青刀豆-花椰菜”立体间套种模式企业标准。“立体间套种的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每亩产值可达元。”徐标说,立体套种还让合作社比普通种粮大户每两年多收获一茬农作物。良法,是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途径。近年来,刘桥镇在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还广泛推行新型种植技术,“良种+良法”保证了粮食单产稳步提升。今年,刘桥镇共种植油菜亩,经测产,亩产达到.5公斤,比去年每亩增加10.5公斤。“油菜要想产量高,适期适墒播种,扛过寒潮是关键。”通州区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站长吴永军介绍,每次寒潮来临之前,通州区农业部门都会提醒大户给油菜喷施生长调节剂,提高油菜苗抗逆性,避免冻害发生。为让农户直观感受什么是壮苗丰产亩,去年区农业部门组织全区名种植大户到盐城市东台、大丰等连片种植地现场学习参观。良机一响收万亩刘桥镇英雄村49组的李建华常年在外地打工,家中种着六七亩地,前几年每到两季农忙时,他都会回去帮衬着年迈的父母一起收割,现在他都是请农机手上门收割。李建华说,如今的麦地就是大型收割机的战场。十分钟收完一亩地,而且还能把麦子直接送到场地上,省事儿多了。农机手戴俊是村里的包田大户,他平均每天收割粮食30余亩,一季下来能收百来户,并将秸秆粉碎到地里成为有机肥料。麦子收完就是水稻插秧的关键时节,李建华说:“接下来我还是请插秧机来帮忙。收种季节,时间对农户很重要,插秧机25分钟至3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亩田,而人工插秧需要一天。”近年来,刘桥镇通过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建设,已实现“小田变大田”“散户变大户”,不少规模种植户还投资建设了烘干、仓储、晒场等农业设施。目前,刘桥镇拥有农机具台(套)、专业农机手近人。这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现代化农机装备成为了抢收抢种的主力军。刘桥镇今年“三夏”期间待收割小麦面积5.98万亩,机械全部投入后,预计15天内完成小麦收割,20天内完成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投入让粮食丰收更高效。同时减少粮食在收割、仓储过程中的损失。今年预计刘桥镇小麦总产量将达60吨,比去年增加1吨。(郭振军金晓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odoua.com/ddls/236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刀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