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实现种植效益的最大化
是农民最关心、也最渴望解决的问题
邱城镇焦路村于书君
探索试验三种作物间种的新方法
向有限的土地要效益
在不变的土地上提升产量
在改变种植模式中增加收入
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看着河渠中的水,欢快的流进树苗地里,我心里说不出的喜悦,这下可以让树苗喝个痛快了!”于书君高兴地说。
在现场的小编听到于书君说话的语气、看到说话的神情,第一时间想到的词是“爱屋及乌”和“感同身受”,那树苗仿佛就是他的孩子、他的全部。
要说“喝”个痛快,是真痛快,听于书君说,河水灌溉,单浇一亩地就能省40块钱。
邱县是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耕地面积53.7万亩,以前仅有骨干渠道14条、公里,蓄水闸4座。多年来供水调度实行生活和工业用水优先,农业和生态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用水成本高。
如今邱县实施三网工程把河渠修到田间地头,解了农民浇地之急,特别是种了亩苗木的于书君,三网工程的实施可让他乐开了花。
走进于书君的“宝贝”田里,很是清新、养眼,一排排树木整整齐齐的排列着,绿油油的和蓝天白云很搭。中间还种着一些小苗,细问才知道那是青刀豆,4月份种,到6月份就能收获了,绝对不影响两旁国槐、海棠或白蜡、海棠的生长。最最关键的是还同河北超越*秋葵种植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种植的青刀豆将全部被公司回收,绝对不会“烂”在手里,保证不愁卖。
三种作物间作,既互不影响,还能提高经济效益,真是一个不错的买卖。
在绿色中行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绿的深处。其间不少工人架着梯子手拿修剪刀,对树木进行修整,树下工人拿着锄头除草,三三两两分散开来。“这里的30多名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四五十岁的都有,平时就是除草、修树活不累,女工一天能拿50元,男工一天60元,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大家都很知足,特别是女同胞家里有孩子需要做饭、按时接送上下学,这里刚好都能满足,还能赚个零花钱。”后段寨村在这务工的马大姐介绍说。
“起、起、落、落”吆喝声吸引了小编的注意,快步走去,一棵棵被精细包装过的苗木落进运输车,笔直、挺拔、茂盛。据了解这是胸径12厘米的白蜡,一棵大约元,将销往北京。光疫情期间他们公司就卖出了五六百棵,主要销往北京、天津、邯郸。于书君说,他的腾达苗木种植有限公司现在主要卖的国槐、白蜡是胸径分别为10公分、12公分的品种,每株价格分别为元、元。种植苗木这块投资周期长,除去化肥、人工、技术、购苗和地租等成本,每亩苗木每年经济效益达0余元。
近年来,邱县围绕农业品牌化发展战略
逐渐改变了过去粗放式的种植模式
对有限的土地精耕细作
让农民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原标题:《立体种植!邱城镇:时尚“混搭风”,带来致富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