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刀豆 > 刀豆主治 > 正文 > 正文

乡土桐城ldquo沃酱rdquo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6/9 12:47:20
请问怎么才能知道白斑是不是白癜风 http://www.a5city.com/I2QTeDutE/admin_login.asp
记忆|“沃酱”,时间沉淀出的一口鲜

洪叶高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

每天开门七件事,不外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点事。而荣居其列的“酱”,应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在未有产业化之前的制酱工艺,全部来自民间。?我的母亲就是一位土法制酱的民间高手。?“石榴开花小麦*”,这句农谚直白地说明了制酱时间和原料,当母亲在念叨它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制酱工具了。

土法制酱可用的原料很多,有大麦酱、小麦酱、*豆酱、蚕豆酱,沿海地区还有虾酱蟹酱。就制酱的工艺而言,似乎大同小异,其实千差万别。

就拿以小麦制酱为例吧。

土法制酱在我的老家叫“沃酱”,一个“沃”字道出制作的灵*。土法制酱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必须在每年小麦成熟洗净晒干、入梅之后才可以制作。

江淮之间,梅雨季节时间跨度通常为一个半月前后。入梅和出梅的确定是根据节气结合干支来推算的。

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 个丙日为入梅,大概在每年的六月上旬。小暑后逢 个未日为出梅,中国现行历书采用《神枢经》的说法,小暑后逢 个未日,即在七月八日至十九日之间出梅。如果芒种当天的天干为丙,则将该日定为入梅,小暑当日地支为未,则将该日定为出梅。

出梅又称为“断梅”,初夏长江中下游梅雨天气的终止日期。凡梅雨期间梅雨锋系及主要雨带明显移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区域五天内的雨日在两天以下,区内各站 气温明显升高到30℃以上,而地面南风风速也显著加大,则定为出梅。

制酱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让酱料发霉,所以就得选择入梅之后。

我的母亲擦洗簸箕,直到簸箕里的篾片发*发亮才住手。根据母亲吩咐,我需去村外割回一大捆*荆,洗一下上面的灰尘,均匀铺在簸箕里,一并晾干。

*荆并不高大,属多年生灌木,成熟*荆开着米状的白色和紫色相间的小花,但它是土法制酱不可或缺的辅料。

其时,小麦饭已经煮熟,母亲用锅铲反复拍打搓揉,小麦饭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饭团。她把小麦饭盛放到簸箕里的*荆上面,把大的饭团拍开,分成多个小的麦饭粑。待摊放均匀,再取足量*荆,盖到小麦饭上。

我帮助母亲把簸箕抬进里屋,她说这就叫“沃酱”。就我当时少量的生活经验,我感觉小麦饭与酱刀豆、辣椒酱等等美味中的“酱”还有着遥远的距离。接下来的十多天时间,哪怕是阴雨天,我也会常常独自掀开*荆,研究小麦饭的点点变化。

慢慢地,小麦饭变色了,由金*变白变黑,甚至长出了霉点。我担心小麦饭因此变质,“沃”不成酱了,就拉着母亲去看。母亲说,就是要长霉,还要它长出“长毫”呢。“毫”是老家方言,是小麦饭霉变后长出的有益霉菌。发酵充分的小麦饭,通体都会被一层厚厚的白毛包裹。

母亲也会自己去看,如果觉得发酵到位,就会搬出簸箕,放到强光下照晒,这差不多要等到十天以后。

母亲把发酵充分的小麦饭叫做“酱泡”。她说,“酱泡”在大太阳底下晒一到两个日头(晒两天的意思),就可以下酱了。这应该是土法制的第二步流程。

石磨磨盘里里外外擦干净,把捏出脆响的“酱泡”一点点磨成粉。这个时候,“酱泡”已摇身变成了“酱粉”。空气中慢慢飘起了绿色的烟雾,磨堂里也是绿莹莹一片。母亲把“酱粉”全部倒进早已准备的瓦缸里,按照比例再抛进一些硕大的盐粒,就将铁锅里沸腾的开水舀起来,倒进瓦缸里。再用长长的竹棍,沿着同一个方向搅了几圈。然后把瓦缸抬到院子正中,让烈日连续曝晒。

刚下的酱,水和酱粉是分离的,酱粉拥挤在水的上层,迟迟不愿意沉淀并融入。母亲说,这要晒到足够的天数,才慢慢变成酱的。

母亲顺带交给了我一个任务:和酱。她还说,正午日头太烈,和酱就会变酸。每天清早,太阳还未出山,我就掀掉瓦缸上的锅盖,和一遍酱,寻找能照进瓦缸里的阳光。有雨的时候,我就赶紧给酱盖上锅盖,盖上再放一层雨布,生雨是 不能流进酱缸的。

随着水分一天天减少,酱就变硬成形了。十多天后,慢慢变成褐色,之后又变成了黑色。哥哥摘了一些刀豆放进去,说酱刀豆特别好吃,其实刀豆是一种形如弯刀的豆类,很硬,做菜并不好吃。这个时候,酱缸边上多了一个新成员:晒辣椒糊的瓦钵。一红一黑,一高一矮,缸和钵的对比异常鲜明。每天早上,趁无人注意的时候,我总要用手指抠一点,尝尝新酱的味道。

成酱之后是收酱,这得等过了白露节令才行。如果在白露之前收酱装罐,酱里面会起泡外潽,其实辣椒糊的收装也是同样的道理。

母亲离世后,我再也没有品尝过那种特别的酱味。而她教会我的生活常识,每天都在重复,想一想,有时会泪流满面。??

作者简介:洪叶高,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安庆市作协会员。小说集《不谈爱情》获年安庆市第五届文学艺术二等奖。

更多文章:

你好,这里是桐城,这是我的名片

顶流桐城,“名城”里的“国字号”

从“名城”桐城走出来的“院士”们

故乡桐城

龙眠

古城

桐城骄子

投稿:tcts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daodoua.com/ddzz/19785.html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刀豆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16